最新消息

2021.12.10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是聯合國為了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的通過而設,為二戰後的世界定下了人權發展的基礎。過去這70多年來,「人權」的概念和內涵逐步的深化、廣化,宛如國際人權的「憲法」,為人權發展定錨。 緊接著聯合國通過了包含「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等,共有九部核心的人權公約,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國,但我們也恪守世界公民的義務與權利,已其中五部公約國內法化,成為台灣憲政、法制及人權政策的重要基石。
2021.09.13
20年前的9月11日,美國紐約發生了震撼世紀的恐怖攻擊事件,這起劫機引發的災害,造成將近3千人罹難,這過去20年,911事件也對整個國際政治造成深遠的影響。但其實我們多數人都不知道911事件中,那些珍貴的、痛心的同志小故事。 在不幸罹難的名單中,至少有20位是有出櫃的同志,在那個同性婚姻尚未合法的時空環境,這些同志的未亡人不只失去了摯愛,可能連生活中本來共有的寵物、住所和財產,都遭到威脅,因為在體制之前他們誰也不是。不少堅強的、心碎的未亡人,對政府提起了告訴,爭取他們做為罹難者家屬應有的各種救濟措施,也為後來同性婚姻的爭取鋪路。
2021.06.28
1969年6月底,在美國紐約東村的石牆酒吧,發生了一場改變歷史的事件,一群長期受到警察及黑幫打壓和騷擾的同志,包含男女同性戀、變裝皇后等等,決定「揭竿起義」,不再隱忍警察暴力及黑幫勢力的勒索,為自己僅有的、在黑夜中能夠自在做自己的酒吧,爭取自由。石牆酒吧的「暴動」(Riot)並不是同志運動的起點,但這些忍無可忍、沒有什麼能夠失去因而無所畏懼的同志前輩們,振臂一呼,將爭取平權的隊伍,從北美延伸到世界各個不同的角落。
2021.06.07
你還記得上一次投票的時候,你選擇某一位候選人的理由是什麼嗎? 他的政見?他所屬的政黨?他的形象或個人背景? 過去許多台灣的選舉研究顯示,影響選民投票的關鍵主要可分為:政見取向、候選人取向和政黨認同,分別舉例為經濟政策、候選人的學經歷及候選人所述的政黨,這些都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也有一些選民會在意候選人的家庭背景、婚姻狀態或是過去有無犯罪紀錄等等⋯⋯那,一個候選人的性傾向,重要嗎?
2021.05.26
2019年9月,歐盟發布了一份相當有意思的調查,叫「Eurobarometer on Discrimination 2019: The Social Acce
2021.05.10
跨性別女性可以參與運動賽事嗎?最近在國際上被熱烈討論著。 在美國今年上半年,各州的州議會出現了一波立法潮,主要是針對「禁止跨性別女性參與學校的運動賽事」,包含田納西州、密西西比州⋯⋯等等,不少法案已經在議會審議通過,只差州長簽署發布,引發美國同志社群的焦慮與不滿。
2021.04.26
今天4/26是國際上的「女同志現身日」(Lesbian Day of Visibility),這個日期是從2008年從美國開始的,主要是想凸顯在同志社群中,常常代言的、較有話語權的,都還是男同志,作為女性、又是女同志的雙重弱勢狀態,更需要我們關注複雜的、交織的議題。
2021.04.13
早在1998年,荷蘭就先通過了同時適用於異性戀和同性戀的伴侶法,規範的權利義務內容其實跟婚姻相差不大,最大的差異就是在親子關係的認定,以及登記跟解除關係的程序上,伴侶制比結婚簡便許多、不需要發誓。
2021.03.31
於2019年退役的前NBA球星韋德(Dwyane Wade),在擔任職業球員期間表現精彩,被許多球迷所喜愛,私底下的他其實也是一位跨性別者的爸爸。 韋德的大女兒Zaya現在13歲,在3歲時,他就認知到自己的性別和他的身體不一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