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溝通
製作並推廣同志議題懶人包
因應時事發布議題懶人包,從同性婚姻法案通過後的未竟事項,到當下時事的回應與討論,透過簡單易懂的圖文和社會大眾溝通,並帶動社群的擴散和分享,讓更多人透過簡單的方式認識和了解同志議題。
經營線上社群倡議同志議題
定期製作影片及貼文,透過 Facebook、Instagram 和線上社群互動,並在 YouTube 上分別以名人出櫃、政治與各行各業的主題開設了〈我的出櫃時代〉、〈同志歸同志,政治歸政治〉與〈我就玻璃心!職場的部分~〉三大頻道,此外也開設了 Podcast〈欸來姐跟你說〉和群眾分享國內外同志大小事,隨時於線上社群互動與討論,藉此讓大眾更了解同志,互相了解不同立場的想法,促成多方意見的交流,透過對話消除社會對同志的偏見。
2023.08.31
人工生殖可分成「人工受孕(IUI)」,簡單來說就是將洗滌後的精子注入子宮腔,以體內受精的方式進行;另一種則是「試管嬰兒(IVF)」,透過取卵、體外授精成受精卵,當受精卵培養至胚胎時(約一週),再植入子宮腔。醫生會針對個人狀況提供不同的人工生殖方式建議。
2023.08.31
《人工生殖法》中明訂:「夫妻需經過相關檢查及評估結果,且夫妻一方經診斷罹患不孕症,或罹患主管機關公告之重大遺傳性疾病,經由自然生育顯有生育異常子女之虞」才能實施人工生殖。而在台灣廣泛醫療對「不孕症」的詮釋為——除了明確生理因素(如無精症、排卵異常、子宮難以著床等),如果夫妻有正常的性生活,未採取避孕措施,一年後仍未能受孕,則稱為不孕症。
2023.08.31
網友小 P 和他的女同志伴侶想要小孩,去美國做人工生殖好幾次,不但花了很多時間心力金錢搭長途飛機,也必須在陌生的環境做手術,用不熟悉的語言和護理師醫師溝通細節,這一切的苦難和心理壓力,都是來自於台灣《人工生殖法》的限制。
2023.08.22
大平台在 8 月 15 日舉辦了《你的一小步是我的漫漫長路—人工生殖法漏了什麼》座談會,我們收到許多線上與現場的朋友提出人工生殖的需求與疑問,更希望法案盡快推動!先跟大家分享當天座談會的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