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

2019 年同婚通過後,「人工生殖」發生什麼事?
同婚通過後,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希望可以像異性戀一樣,透過人工生殖技術擁有孩子,成家養育孩子。


我國人工生殖技術享譽世界,但在現行人工生殖法的規定下,僅限定異性不孕夫妻使用,使得台灣許多希望求子的同志家庭,需要跨海到美國、加拿大等地使用人工生殖技術生下孩子。

《人工生殖法》的修法,是大平台目前倡議的一大目標,我們積極進行法案研究、草案研擬。透過民調我們發現在同婚後,有五成以上的民眾支持同志配偶養育自己的小孩,支持程度每年上升。大平台與相關團體合作,持續拜會立委,推動人工生殖相關法規的修正,希望調整人工生殖法的適用範圍,讓同志族群及單身女性,都可以在法律的規範及保障下,享用人工生殖技術,在台灣安心生產。

若您對於「人工生殖」議題有興趣,歡迎追蹤大平台的社群、訂閱電子報,收到相關講座及第一手的法案進度!


你可能想知道的「人工生殖」
《法律小知識》凍卵了!然後呢?─台灣人工生殖法現況解析

2023.08.31
人工生殖可分成「人工受孕(IUI)」,簡單來說就是將洗滌後的精子注入子宮腔,以體內受精的方式進行;另一種則是「試管嬰兒(IVF)」,透過取卵、體外授精成受精卵,當受精卵培養至胚胎時(約一週),再植入子宮腔。醫生會針對個人狀況提供不同的人工生殖方式建議。
2023.08.31
《人工生殖法》中明訂:「夫妻需經過相關檢查及評估結果,且夫妻一方經診斷罹患不孕症,或罹患主管機關公告之重大遺傳性疾病,經由自然生育顯有生育異常子女之虞」才能實施人工生殖。而在台灣廣泛醫療對「不孕症」的詮釋為——除了明確生理因素(如無精症、排卵異常、子宮難以著床等),如果夫妻有正常的性生活,未採取避孕措施,一年後仍未能受孕,則稱為不孕症。
2023.08.31
網友小 P 和他的女同志伴侶想要小孩,去美國做人工生殖好幾次,不但花了很多時間心力金錢搭長途飛機,也必須在陌生的環境做手術,用不熟悉的語言和護理師醫師溝通細節,這一切的苦難和心理壓力,都是來自於台灣《人工生殖法》的限制。
2023.08.22
大平台在 8 月 15 日舉辦了《你的一小步是我的漫漫長路—人工生殖法漏了什麼》座談會,我們收到許多線上與現場的朋友提出人工生殖的需求與疑問,更希望法案盡快推動!先跟大家分享當天座談會的小記。
彩虹平權大平台 2022年度工作報告書 pdf 2023.05.23
婚姻平權如何改變社會 —— 台灣通過同婚後的三年期社會追蹤報告 pdf 2023.03.24
2022 年度捐款徵信 pdf 2023.02.28
彩虹平權大平台 2021年度工作報告書 pdf 2022.06.20
2021 年度捐款徵信 pdf 2022.01.04
彩虹平權大平台 2020年度工作報告書 pdf 2021.05.11
2020 年度捐款徵信 pdf 2021.01.04
婚姻平權大平台 2018-2019年度工作報告書 pdf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