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

對話讓多元共好成為日常
持續溝通消除偏見,擴大友善「同」溫層!

 

社會是由每一個你我所組成,更多的對話與理解才能夠共創這片土地的多元和諧。針對同志的偏見往往源自誤解,因應公投選戰,我們開始組織各地志工一起走上街頭,透過闢謠及傳遞生命故事,擴大支持的群眾。

在同婚合法化的階段性成果後,社會對同志的態度並不會立即改變,歧視在職場、校園裡仍然存在,因此我們會以各種方式理解社會大眾的態度與真實想法,並在不同領域中持續深耕與連結,撐出更多友善的空間,讓多元共好成為你我的日常。

1. 開啟各地「彩虹公民行動」

-街頭小組訪談計畫
為了解民眾對於同志相關議題的看法,並消除社會對於同志相關議題的疑慮,彩虹平權大平台的社會教育組同仁藉由組織各地的志工,以大平台團隊設計的訪問大綱,與志工們一起於在地找尋跨世代的民眾進行深入的訪談對話,交流彼此的生命故事,同時也提供教育現場的正確資訊給民眾參考。

-彩虹公民系列培訓課
透過舉辦政治遊說、生命故事整理、聊天技巧等培訓講座,讓志工們具備解釋同志相關議題的專業能力,並擁有與民眾持續聊天對話的準備。

-同志在台灣-社會態度調查報告
各地志工於街頭訪談的質化成果,將結合與專業市調公司合作進行的量化民意調查,推出詳細的分析報告,呈現社會大眾對於同志相關議題的觀感、態度變遷與成因,勾勒出同志在台灣的現況處境。

2. 職場平等計畫

-推出「台灣的同志友善指標」
將參考美國與英國資料,設計專屬台灣的同志友善指標,供企業評估、分析同志在組織內的處境及待遇。

-舉辦百人的「職場出櫃論壇」
將邀請各產業的出櫃人物進行分享,幫助同志更加適應職場生活;並透過論壇宣導職場友善,為多元性別族群打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

-主辦「企業聚會」
舉辦企業小聚,邀請各企業內的同志及關心同志議題的夥伴,一起透過聚會交流如何在企業內推動友善職場的政策與活動,並協助形成企業界的交流網絡。

-協辦企業「平權工作坊」
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合作,規劃不同公司所需的課程內容和活動。預計開發 60 家友好企業,並協助企業發展同志權益相關社團及友善同志的政策。

3. 外部教育與合作

-演講與議題培訓
依據不同單位的需求,從性別、政治、法案、社會與國際等各個層面出發,分享過往的倡議經驗、婚權的歷程、相關性別議題以及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與方法,增進群眾對於性別相關議題的了解。如果有相關教育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與討論。也歡迎點此連結邀約我們去演講

-持續與不同團體合作
和性別相關及不同領域的組織/團體串連,透過各種形式的合作,促成跨領域的議題推廣。例如:與【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合作「讓校園擁抱彩虹家庭」教師性平培力工作坊、和【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合作串連性平友善教師並提供相關教學資源、以及與【時習教育】合作研發教育議題活動與遊戲包。

4. 大專院校計畫

-培育大專院校的性平種子
與各大專院校學生組織合作,跨校串連議題性社團,提供相關資源,協助大專院校生成為推廣性別議題的推手,一同擴大同溫層外的議題討論,共同打造更加友善的校園環境。

 

2025.05.26
自 2025 年 6 月 1 日起,彩虹平權大平台將迎來組織營運團隊的嶄新篇章:原副執行長林均諺(倫倫) 將接任執行長,過去主責政治倡議的主任翁鈺清、主責公眾溝通與捐款人服務的資深經理林忠毅,皆將擔任副執行長。
2025.05.24
台灣同性婚姻法制化滿六週年,彩虹平權大平台與合作夥伴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全球創新中心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同婚六週年主題論壇《蛤~彩虹搞什麼?》,透過系列講座與實作工作坊,檢視多元性別運動的當前處境與挑戰,並提出具體的行動策略。此場論壇吸引非營利組織、公共事務工作者、民意代表幕僚、研究者與學生等近百位關注性別倡議議題的公民參與。
2025.05.12
彩虹平權大平台於今(12)日舉行同婚六週年民調結果記者會,公佈針對同性婚姻議題及同志權益的社會態度民調結果。本次民調由彩虹平權大平台委託趨勢民調公司,於114年4月以電話(含手機)訪問全國18歲以上民眾,共1,083份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2.98%。相較於去年(2024年)的數據,今年的調查結果大部分支持度呈現微幅下降、「未表態」的數據提升。儘管下降數據皆落在誤差範圍、相較於2023年的數據支持度仍保持上升趨勢,但整體數據的持平,顯示相關的倡議資源應持續投入。
2025.04.08
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台灣的天空橫過一道巨大的彩虹。那是同婚通過的元年,大家歡天同慶:「我們終於可以結婚了」!六年過去了,我們發現,更多的挑戰仍在路途中。這場多元性別議題的倡議戰鬥究竟在搞什麼?旅程中有些什麼樣的難關在等著大家?
婚姻平權大平台 2018-2019年度工作報告書 pdf 2020.07.31
同志友善職場指南 pdf 2020.07.31
婚姻平權大平台 2017年度工作報告書 pdf 2018.08.07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