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晨光揭曉嶄新篇章,2025 的你過得好嗎?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撰文:彩虹平權大平台副執行長 林忠毅

2025 年已經進入尾聲,你好嗎?
今年,無論是台灣,還是這個世界都發生了許多牽動人心的事情。在性別議題方面,我們看見人工生殖議題、跨性別議題的激烈討論;即便台灣同性婚姻已經合法六年多、被稱許為亞洲燈塔,還是有公眾人物發表歧視言論,甚至在數位社群上也頻傳數位性暴力的事件。
從全球的視角來看,政治與司法的變動帶來現實衝擊:川普再次入主白宮簽署了以「恢復傳統家庭/美國價值」為名的行政命令,同時撤回過往對跨性別者、性少數以及人權行動保障的部分政策;英國最高法院以「保障生理女性安全」為由,裁定跨性別女性不被《平等法》視為「女性」;匈牙利通過禁止多元性別集會與活動的法案,區域性的退步和打壓讓人憂心。
在紛亂的局勢中,面對每一個明天都難以捉摸,就像在迷霧中即便看見不遠處的曙光,我們也難以斷定方向的準確。但,幸好還有你,那些微小但重要的我們。
這一年,各個場域的「台灣隊」持續為多元、民主與自由奮鬥與發聲。例如,透過彩虹平權大平台每年定期舉辦的「性別友善議員聚會」,發現到許多縣市對於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措施與政策都有進一步的進展。在國內,台南、新竹、桃園、台北以及高雄的同志遊行相繼舉辦,結合在地文化與議題,展現地方的特色同時針對多元性別議題有更草根的呈現與討論;在國際場域,雪梨、東京、洛杉磯、多倫多、西雅圖、舊金山、柏林、阿姆斯特丹的同志遊行以及在華盛頓舉辦的 World Pride 也都可以看見 TEAM TAIWAN 的身影,在韓國首爾書展臺灣主題國館,臺灣感性更交織出台灣酷兒與文化的底蘊。
這一刻,我們感受到即便身處在不同場域、各異生活,我們都會把握每一片刻和機會,並肩使微光成星。
台灣同婚適逢六週年,彩虹平權大平台在同婚週年紀念當天,5 月 24 日,分別以「研究調查為本的策略性思考」、「聯盟串聯的策略行動」、「鼓勵盟友加入行動的創新方法」以及實作工作坊,告訴大家我們如何透過「研究調查」、「政治友善」、「職場共融」、「國際串聯」以及「公眾對話」等方式,在同婚通過六週年之際,持續拓展公共理解和深化政策面向。
📖《推動議題的行前準備!理解現況困境、探究研究方法 —— 同婚週年論壇紀實 Part 1》
📖《在不同場域中找到夥伴,聯盟串聯的策略行動 —— 同婚週年論壇紀實 Part 2》
📖《鼓勵作為方法,正向能量創造更多盟友 —— 同婚週年論壇紀實 Part 3》
📖《你能夠如何改變社會?製作自己的行動提案—— 同婚週年論壇 實作工作坊紀實 Part 4》
📖《跨界交流論壇以三大主題座談及實作工作坊,探討多元性別運動未來走向》
📖《論壇任務圓滿結束,未來仍要繼續闖關:籌備團隊的真心話大公開!》
同婚的通過從來不是平權的終點,除了守護得來不易的階段性成果、防禦反性別運動的反撲,更要持續多面向的對話,讓多元性別議題深根與擴展影響力。因此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儲備能量,秉持彩虹平權大平台的組織宗旨「消除因性 / 別產生的各種不平等,邁向多元共好的台灣」,以「為每個獨特動起來」的精神,看見「獨特」的交織,並在光影並存的每個片刻穩定遠行。
即便 2025 年即將進入尾聲,我們還是如火如荼的進行展開各種專案,十一月的多元性別參政培訓營、十二月的台灣同志職場友善指標結果公布論壇以及性別友善企業小聚。此外,我們即將推出結合〈Ipsos LGBT+ Pride Report 2025〉、〈Pew Research Center, May 2025, “The Experiences of LGBTQ Americans Today”〉、〈彩虹平權大平台 2025 同婚六週年社會態度民調結果〉以及〈行政院性別平等處「114年性別平等觀念電話民意調查」〉等四大研究調查的比較整理,觀察台灣在反動與進步之間的穩定、底氣與個性;年底也會為大家以「婚姻平權」、「跨性別」與「公共空間」三大主題,為大家分析這一年來彩虹平權大平台的觀察。
在這個以為眼前看見曙光,但瞬息萬變且碎片化的資訊爆炸,看似多元卻言論兩極的世代,光與霧的朦朧我們在安定中還是如履薄冰。2026 年我們即將迎來新的晨光,待揭曉的嶄新篇章,我們不能只是期待,在遠行的路途難以預測的挑戰,需要更多的你成為彩虹平權的後盾,有力且穩健的邁進。
🌈 捐款支持大平台,成為彩虹平權的同行者
📖 閱讀 《2024 年彩虹平權大平台工作報告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