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我的任務是讓孩子能夠有自信面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我是活得很坦蕩蕩的人,所以不太考慮社會外界的掙扎,我就想說我孩子出生我就要成為一個性平小鬥士。」訪談中毛毛展現著為孩子勇敢的決心。

毛毛在2023年時決定要生養小孩,從那時候起,他便陸續向周遭的人出櫃,也在近期開始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在社群平台中。當提到家人對於孩子遭遇他人眼光的憂心時,毛毛分享著自己的看法:

「我會告訴他們這是環境的問題,就是要克服的問題,我的任務是讓孩子能夠有自信的替自己解釋、面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有充足的自信支持他面對這些挑戰,不是有挑戰就不能做,而毛毛自身的態度與行動,已經成為了最好的榜樣。

困境:協調醫生間的決策

然而,即使勇於面對各種問題,毛毛在生殖的過程中仍然遭遇了一些困境。由於無法長期待在海外完成整個人工生殖過程,因此需要先在國內診所進行部分檢查、生理調節準備,待時機成熟再赴美國診所取卵、植入。

「那個過程很困難,台灣跟美國醫生的判斷不一定一樣,要不停在兩個醫生間協調跟自我決策」他分享著。

進一步了解,我們才發現原來毛毛在醫療過程中,經歷了好幾次兩方醫療判斷差異造成的困惑不安與時間金錢損耗,例如在某次取卵前,台灣醫生看完檢查數值,便判斷暫時不適合取,但美國的醫生則認為可以繼續;後來準備植入之際,兩邊建議的醫療處置又再次不一致。

「可能沒有人提的是一個壞方案,只是當他們沒辦法一致的時候就會覺得,那到底要怎麼辦。」毛毛無奈地說著。

要在台灣診所與他國診所的醫生間溝通,常是出國做人工生殖的女性共同面對的困境,很多專業的知識或方法無法由他們自行判斷,因此若醫生間有評估差距,很可能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也因此需要重新規劃期程,甚至白跑一趟。對於缺乏語言能力的女性來說,這更是非常高的生育門檻。

困境:工作安排

身為小兒職能與音樂治療師的毛毛,平時的工作型態需要事先排好接下來的課與行程,但是由於身體狀況與醫生評估的不確定性,有時候即使已提早安排了要空下的時間,最後卻還是會需要再變動與調整。這些工作安排上的不便,以及調課、機票重訂的金錢損耗,都讓毛毛感到壓力。

「那段時間心理的挫折是一直在道歉,不好意思因為我要回診,我這個課可不可以移...不好意思...然後我就覺得我一直在調課、取消活動、道歉,心理負擔很大。」

更尷尬的是,當大家聽到毛毛要去國外做人工生殖時,常會用一種「閒適有錢人」的角度看待,誤會他是財富自由才能做這種事,而事實卻是毛毛很努力在存錢才能這麼做,而且像他這樣需要教課才會有錢的人,出去的那兩週就是完全沒收入的。

「台灣人工生殖的技術真的很強,我每次都會在診所看到外國人來,現在的生殖中心還會配翻譯,我就想說他們都從國外來,我現在要離開,心情複雜。」從這段分享,也不難看出這些誤會與限制加諸在毛毛身上的重量。

感動的小故事

雖然在人工生殖的路上,毛毛遭遇了一些波折,但仍然有些來自旁人的溫暖,讓他更有信心做這些事情

「開始做了之後,我開始很坦率地跟家長溝通請假跟調課,有出櫃,大部分家長都支持,年紀最大的七十幾歲奶奶他都可以理解。我覺得這種可以得到非同溫層的理解,甚至是長到這麼長的長照家庭,小到特殊兒的父母,都可以接受,這件事情會助長我相信這個社會會越來越傾向對孩子是友善的。」他分享著。

其實在十幾年前毛毛剛開始工作時,還會有種不能讓孩子的爸媽知道自己是同志的感覺,怕被覺得會教壞孩子,但隨著社會的變遷,以及家長們對他的認識加深,當他為了清楚向家長交代請假原因而選擇坦誠溝通時,大家也不會因為身分而影響對他的觀感,這對毛毛來說是很大的助力,也減少了他對未來的焦慮。
對於人工生殖法的期待

談到對於人工生殖法的期待,毛毛提到希望可以開放女性在台灣做人工生殖:

「這樣我可以在一個相對安適的環境中去完成我對家庭的想像,不管是在時間還是金錢的調配。」

除此之外,他也提到希望能享有像異性戀一樣的福利或配套政策,例如補助、伴侶雙方都能有產假等,還有,如果孩子能夠直接婚生推定就更好了,因為目前用收養的方式會有些麻煩,除了收養程序與方法上的不便之外,也包含像是取名時,即使已經決定好小孩要跟毛毛的姓,但若他們決定改由伴侶生,就必須想一個用兩人的姓都好聽的名字。

最後,毛毛也分享到他在自身社群平台倡議的經驗,令他意外的是,也有很多人工生殖的異性戀私訊他表達加油,同時接露「自己曾做過這件事,但不敢對外分享」。可能是由於異性戀對於自然生育有更神聖的想像,認為無法自然懷孕等於缺少某部分的功能性,又或是擔心孩子知道自己的血緣跟爸媽不完全相關,而覺得需要隱匿等等,但這也攸關台灣人民對於生育自主權、人工生殖技術的了解,且許多研究都指出,在孩子越小的時候讓他們充份得知自己的身世,對他們較不會造成負面影響。這些都是在制度設計與社會宣導上可以考量的部分。

回顧毛毛的訪談過程,可以看到他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以及努力去理解、對話,但同時界線清楚的風格,也因此即使遭遇不順遂,他仍然能夠一關一關跨過,我想,有這樣的媽媽引導,他未來的小孩也能夠慢慢被培養起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更有自信面對人生的挑戰吧。


🏳️‍🌈 支持大平台持續推動與倡議「人工生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