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11.14
在保守主義與反性別浪潮再起的時代,世界的進步已不再理所當然。台灣因為同婚專法的通過,被稱為「亞洲的燈塔」,但當保守勢力反撲全球,我們又處在什麼樣的位置?所謂韌性,或許是一場持續被理解、被維護、也不斷更新的社會節奏。這篇文章從實證出發,藉由 2025 台灣以及國際社會幾則調查報告,觀察台灣在反動與進步之間的穩定、底氣與個性,也看見那道光照之下,緩緩浮現的陰影。
2025.11.10
大平台的組織夥伴們,平常並沒有太多合照的機會,那天在遊行的空檔,所有同事與幫忙的夥伴們一起在攤位前拍下這張合照做為紀念。大平台的工作類型與倡議方式,實在不是一個能夠一言以蔽之的內容。所謂「進入場域」的倡議手段,使我們平常溝通、接觸的對象其實較少是多元社群中的夥伴,更多時候我們面對的是政治人物、政府同仁、公司行號以及國際間的 NGO 盟友——因此我們總是格外珍惜這樣能夠藉由遊行、擺攤等活動,與社群的大家實際見面的機會。一起聊聊最近多元性別議題中的事件、關心大家的狀態、交流彼此的想法。
2025.11.04
今年,無論是台灣,還是這個世界都發生了許多牽動人心的事情。在性別議題方面,我們看見人工生殖議題、跨性別議題的激烈討論;即便台灣同性婚姻已經合法六年多、被稱許為亞洲燈塔,還是有公眾人物發表歧視言論,甚至在數位社群上也頻傳數位性暴力的事件。
2025.10.31
平權不只是法案推進,而是持續練習看見彼此的差異、意識到不同光影也能和平共存。這個世界早已充滿創傷,而酷兒的力量,正是從創傷中長出對話與共存的可能;我們不必馬上擁抱彼此,但能選擇看見彼此的差異,與恐懼、創傷握手,與不同的光影握手!
2025.10.24
撰文:彩虹平權大平台副執行長 林忠毅
「同志已經退無可退」,白底鮮紅的字在台北車站前忠孝西路天橋上,斗大的字彷彿還映在眼簾。這是在同婚通過的前一天,為了《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三讀表決前做的快閃行動之一。
2025.07.10
如果說《蛤~彩虹搞什麼?》同婚六週年論壇是一場冒險副本,那麼在場的每一位夥伴,都是用盡全力解鎖任務的冒險者,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任務與位置:有人是主場講者,有人是議程設計者,也有人是在外場奔波的控時者。
2025.06.27
1969 年夏天,紐約格林威治的石牆酒吧爆發了長達五天的街頭抗爭,當時的 LGBTQ+ 社群——尤其是跨性別女性、非裔與拉丁裔的酷兒青年——在長期遭受警方突襲與騷擾後,選擇不再沉默,集體站上街頭回擊制度性壓迫。這場行動成為現代國際驕傲運動的開端,也奠定了 LGBTQ+ 平權運動的全球基礎。
2025.06.26
2025 年的 5 月 24 日的「蛤~彩虹搞什麼」同婚六週年的論壇活動,安排了三場不同主題的講座分享,並邀請完成參與講座的與會者加入最後一個場次的工作坊實作。本場次的工作坊設計著重在實務策略的討論研擬,各組別將會收到一組與台灣性別議題高度關聯的情境設計,並依照情境題目研擬該組的策略方法;在討論的中段,大平台將再度提供各組別一個政治或社會情勢的突發狀況,請組員在現階段的討論架構中進行計畫的修正。
2025.06.25
2019 年 5 月 24 日,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那天,無數人走上街頭、聚集在立法院外,一起見證歷史時刻;這場得來不易的勝利,不僅是愛的勝利,也是世代記憶的重大轉捩點。
歡慶過後,大平台也深知同婚不會是終點。實現平權不僅仰賴單一法案的推進,背後還是一連串漫長的制度鬆動與社會轉變:每次微小的進步,都源自許多場公聽會、立委拜會、街頭行動與公眾對話;然而,同婚專法通過後,多元性別社群依然面對各種制度缺口與社會偏見。
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持續聚集、持續凝聚行動,為那些尚未完成的平權發聲,也讓平權的聲音在這塊土地上不斷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