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同婚時代的現在與未來—同婚過後4週年 會前通知
時間:5/20(六)09:00-16:30
地點:集思台大國際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近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
GIS NTU Convention Center >>了解更多交通資訊
主辦單位:彩虹平權大平台、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美國國際民主協會
注意事項:
- 會議敬備簡易茶水與點心,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請攜帶個人環保杯及餐具。
- 會議廳內禁止飲食,請於指定範圍內進行飲食。
- 午休時間為12:30-14:00(1.5小時),午餐敬請自理。
- 本場次不印製紙本會議手冊,部分簡報與資料將於會議後提供電子檔下載。
- 本場次無提供終身學習時數認證。
- 若報名後因故不克前來,請點選「取消報名」進行取消,謝謝。
會議聯絡人 朱一宸 研究員 cyc@equallove.tw
議程
|
|
|
|
|
|
|
|
|
|
|
|
|
|
|
|
|
|
|
|
場次簡介
第一場:09:15-10:45 後同婚時代─在體制中看見同志
同婚通過四年,台灣社會對同志的態度越來越友善,但在政策與制度面上,設計是否真的友善、相關規範是否又都能夠落實呢?性平教育納入課綱實施將近20年,在行政院的《LGBT生活調查》中(研究成果近期將公開於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官方網站),我們發現學生在學校裡接收到的性平教育內容,對LGBT是正面與負面的態度都有,學校到底教了什麼?性平教育的實際成果如何?當性平議題成為正式課綱,學校是否已有足夠的友善機制可以回應同志學生的需求?#同志生養 #同志家庭 #收養 #性平教育
主持人 |
彩虹平權大平台 鄧筑媛執行長 |
與談人 |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黎璿萍秘書長 |
兒福聯盟 楊雯伃北區社工處副主任 |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韓宜臻秘書長 |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翁麗淑理事、現職教師 | |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 吳秀貞處長 |
第二場:11:00-12:30 多元交織處境中的同志
同志作為一種性少數身份,若同時具有其他的身分處境/認同,例如原住民、障礙者、高齡者等,勢必交織出更多元且複雜的處境與議題。當同志交織其他身分議題時,又有哪些被社會忽視的議題存在?是否需要一個更全面的平等法治來防治多重歧視的傷害?我們如何想像一個對同志社群更友善、更平等的社會及制度環境?#歧視 #暴力 #求助 #難民 #身心障礙 #多重弱勢 #交織處境 #平等法
主持人 |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王增勇教授 |
與談人 | 台大社工系 Ciwang Teyra副教授 |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活泉之家 謝宜恩組長 | |
勵馨基金會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 陳鶴勳督導 | |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饒家榮倡議專員 | |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 賴俊兆Semaylay i Kakubaw處長 |
第三場:14:00-15:00 找到改變路徑─友善政治的重要性
延續後同婚時代的各種議題,若希望從政治途徑達到改變,為何友善政治的現身是重要的?為何我們需要友善的人參與、進入政治體系中?政治人物、政治工作者,該如何推動同志議題?為何鼓勵民眾關注政治是重要的? 民眾可以透過那些手段關注並參與政治?民間團體又該如何影響政治達到性別友善環境?#友善政治 #政治參與 #透明國會 #政治工作
主持人 |
彩虹平權大平台 鄒宗翰理事長 |
與談人 | 羅美玲 立法委員 |
林亮君 台北市議員 | |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邱伊翎秘書長 | |
彩虹平權大平台 陳荐宏專員 |
第四場:15:20-16:20 開放政府工作坊─PrideWatch如何發揮監督與課責的功能
對台灣公民來說,「選舉」是家常便飯,每個一段時間就會發生。大家會在意「選舉」的什麼?在投票的制度上、在對政治人物的期望上,又是怎麼透過選舉形成民意來呈現的呢?本場工作坊,將進行分組團體討論,針對觀選制度與觀選網站的設計及使用者體驗、資訊共編等體驗,建立公民參與的可能性。#公民參與 #投票 #選舉 #觀選 #公民監督 #資訊公開